
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上直接点名中国和印度,说两国买俄罗斯石油就是在给乌克兰那边的冲突添柴加火。刚说完没多久,中国外交部就回击了,点出美国自己也脱不了干系。这不光是能源买卖的事儿,还牵扯到全球地缘格局和经济利益。 为什么特朗普突然这么针对中国和印度呢?这得从俄乌冲突的整体背景说起。冲突从2022年2月爆发以来,已经持续三年多。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,石油出口是其经济命脉。西方国家对俄实施制裁,试图掐断其资金链,但俄罗斯转向亚洲市场,尤其是中国和印度。这些年,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量大幅增加,印度也成了俄油的主要买家。根据公开数据,2023年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占其总进口的近40%,中国则超过20%。这不是新鲜事儿,早几年就开始了,因为俄油价格打折,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实打实的实惠,能帮着控制能源成本,稳住国内经济。
特朗普的指责不是空穴来风,但也带着明显的战略意图。他上台后,美国优先的政策又回来了,强调要结束无休止的战争。但现实是,美国通过俄乌冲突获益不少。比如,美国取代俄罗斯成了欧洲液化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商,赚了不少差价。2023年美俄贸易额还有52亿美元,2024年上半年进出口还环比增长。特朗普自己也提过,美国在2024年从俄罗斯买了价值上亿美元的铀原料。这么一比,他的指责就显得有点双标了。专家分析,特朗普这么说是想通过道德压力逼中国和印度选边站队,削弱俄罗斯的经济支撑,同时巩固美国在全球能源市场的霸主地位。 转到中方回应。9月24日,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,发言人郭嘉昆直接怼回去。他说,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一直保持客观公正,积极推动和谈。包括美国和欧洲在内的多数国家都跟俄罗斯有贸易往来,中俄企业合作完全符合世贸规则和市场原则,不针对任何人,也不该受干扰。中国会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。这回应简短有力,直戳要害,点出美国自己也没干净,凭什么只管别人不管自己。印度那边也很快表态,外交部强调能源采购是基于国家需求和国际规范,不会接受外部施压。 俄乌冲突根源在于北约东扩和地缘安全矛盾,不是单纯的能源贸易惹的祸。俄罗斯的军事实力靠的是自家工业体系和内部资源,中印买油只是正常商业行为,符合国际法。把锅甩给中印,其实是美国转移视线,掩盖自己拱火的角色。美国一边喊着毁灭性制裁,一边保留跟俄罗斯的经贸往来,这种美国例外主义让很多人看笑话。全球能源市场本就复杂,中印作为能源消费大国,需要稳定供应来支撑经济增长。印度人口多,工业化进程快,靠俄油省钱;中国经济体量大,能源安全是头等大事。谁都不想因为政治压力就断了自己的后路。
特朗普威胁加关税,如果真这么干,对全球贸易链条是个打击。中国和印度是世界工厂和新兴市场,加税会推高商品价格,美国消费者也得买单。想想看,2024年美国通胀刚稳住点,又来这一出,国内选民能乐意吗?欧洲国家更尴尬,他们从俄罗斯买气买油的历史长着呢,彻底切断需要时间和投资。德国之类的国家已经在转向美国液化气,但成本高了不少。俄罗斯那边,石油收入占财政大头,2024年上半年出口到亚洲的比例超过80%,中印是主力。如果真被逼急,俄罗斯可能进一步降价甩卖,或者找其他买家,但短期内经济压力会增大。 过去美国一呼百应,现在不行了。中国和印度坚持独立自主外交,不愿在中美博弈中选边。印度跟美国有印太战略合作,但能源上还是现实主义为主。中国更不用说,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稳固。特朗普的讲话其实是试探水温,看看能不能拉拢欧洲一起施压。但欧洲内部意见不一,匈牙利之类的国家还跟俄罗斯保持联系。土耳其也买俄油,特朗普在讲话中还单独点名要土耳其停手。整体上,西方阵营的统一性在弱化。 一些西方媒体跟着特朗普的调子,说中印该负责任,但发展中国家多支持中印立场,认为能源贸易是主权事务,不该政治化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大会上呼吁对话解决冲突,没直接回应特朗普的指责。俄罗斯外交部估计会乐见其成,因为这暴露了西方的虚伪。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跟特朗普会晤时,估计也讨论了这个,但细节没公开。制裁不是万能的,全球经济互相依赖太深,强行脱钩伤敌一千自损八百。
益通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